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寒食节已经在历史中逐渐湮灭,但是对于这个节日很多人都难以忘怀,于是近几年就有了恢复寒食节的呼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寒食节最新风俗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1

头一年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买一盏漂亮的灯和一个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的夫家,这就是送灯,其意义不外是祝她多生贵子罢了。与送灯相似的还有偷桩的俗例,不过这多在江苏一带。“桩”是小渔船用来代锚的东西,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夫妇,望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备将桩偷回家,据说能够生子且极为灵验,但一定不能为渔人察觉,否则不灵验的,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极相似。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2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3

寒食则是夏历“冬至”后第105日(别称“一百五”),“冬至”也是按照太阳历来确定的,所以“寒食”一般是在清明节前一日。

寒食节源自远古的改火旧习,初春时气候干燥,易发火灾,所以上一年留存的火种必须全部熄灭,然后改火,禁火期间无熟食,只能以冷食度日,此谓“寒食”。不过寒食节真正确定为节日,据说是在春秋时代,当时晋文公为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寒食”。古代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禁烟、寒食、植树、插柳、踏青、秋千、蹴鞠、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这些习俗中很多都被融入现今的清明节中。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4

浙江仙居

浙江仙居会在小年的时候,众多村民都会忙于赶制热气腾腾的年糕,整个加工场内散发着糯米香味。新年临近,仙居城乡居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各地的年糕加工厂又为村民加工年糕忙开了。

吉林

商贩会在街头叫卖的传统节令食品——灶糖。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民便敬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免于天后给凡间降灾。

湖北襄阳

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来,民间称“小年”,民间有祭灶和吃灶糖、灶饼的习俗。在当地马王庙街上,市民排队两个小时,只为吃灶饼,为的就是一个小年的味道与氛围。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 5

据古时候流传,在楚地大家由于雨打风吹,头痛病很普遍。三月初三,神农氏经过云梦泽,见乡民头痛难忍,他叫来野鸡蛋和茼蒿,煮给大家。当大家吃完之后,头不疼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痛”的风俗习惯也持续迄今。因茼蒿的楷音是“招财”,因此,普通百姓又依据民间故事,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拜祖的情况下,依靠先祖的神明和财运,大家会将新鮮茼蒿清洗后绑扎成一小束,放进生鸡蛋、大枣、风球,另配两三片姜片,煮上一大铁锅,全家人都吃上一碗,食之既能交发家致富运,又可预防头疼头晕目眩病,长此以往便产生一种民俗独有的饮食疗法风俗习惯。

TAG标签: 风俗 习俗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寒食节已经在历史中逐渐湮灭,但是对于这个节日很多人都难以忘怀,于是近几年就有了恢复寒食节的呼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寒食节最新风俗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年寒食节最新风俗介绍寒食节有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